电镀含镍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
- 2025-01-06
- 134
- 西安鑫达科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电镀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镍废水,若未经妥善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镍属于重金属,在水体中积累会危害水生生物生存,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还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因此,制定一套高效、经济的电镀含镍废水处理工艺方案至关重要。
废水水质分析
电镀含镍废水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镍离子浓度:一般在 10 - 500mg/L 不等,不同电镀工艺产生的废水镍含量差异较大。
pH 值:多在 2 - 6 之间,呈酸性,这是由于电镀过程中使用了酸性镀镍液。
含有少量有机物:来自电镀添加剂、光亮剂等,这些有机物可能与镍离子形成络合物,增加处理难度。
处理目标
经过处理后的废水需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镍离子排放浓度一般要求低于 0.5mg/L,pH 值控制在 6 - 9 范围内,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同时尽量实现水资源的回用,降低企业用水成本。
工艺选择
综合考虑废水水质特点和处理目标,拟采用 “化学沉淀 + 离子交换” 联合工艺。
化学沉淀法:首先向废水中投加氢氧化钠调节 pH 值至 9 - 10,使镍离子形成氢氧化镍沉淀。对于可能存在的络合镍,投加适量破络剂(如硫酸亚铁),破坏络合剂与镍离子的结合,释放出游离镍离子再进行沉淀。
离子交换法:经化学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离子交换树脂柱,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残留的镍离子。
工艺流程
含镍废水排放至含镍废水池中,经过均质均量调节后,经泵提升至含镍废水反应槽,第一级分别投加酸、亚铁和双氧水,通过PH在线检测仪调整PH2-4,完成芬顿反应,第二级加入碱、钙盐、PA(、重捕剂等,通过PH在线检测仪调整PH10-11,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磷酸钙沉淀物,重金属镍离子形成氢氧化镍的沉淀物得到去除,反应后通过管式微滤膜截留化学污泥以去除正磷酸盐及重金属镍离子,同时循环浓缩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浓缩液,定期排放至含镍污泥池,经过板框压滤机脱水之后,脱水泥饼外运处理,压滤水则回流到系统前端再次处理,经过管式微滤膜过滤后,该废水进入后续活性炭吸附罐和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罐出水达标排放至清水池,再通过多介质罐过滤后排入巴氏计量槽,最终自流至市政污水管网。
- 上一篇: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 下一篇:电镀含铬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