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污水一般为屠宰动物后产生的含油、含毛的脂肪污水,污水含有各类表面活性剂、洗涤助剂如磷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等洗下的油类等。这种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组分,其pH值一般比碱脱脂污水低,洗下的油多呈乳化状态,油污多时也浮于表面。而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可将日常产生的污水收集后通入一体化设备中经过几步处理工艺进行处理,节省了用料,又降低了设备和工程成本。但其也有不足之处,即处理水量较土建工程和组合式污水处理小,适应于中小水量的养殖污水处理。

养殖污水处理设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去除污染物
悬浮物去除
有机物分解
养殖污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这些有机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引发水生生物死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养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生物处理单元,如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可以利用微生物来分解这些有机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简单的无机物。以活性污泥法为例,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吸附和分解,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较为稳定的物质,从而降低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氨氮去除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在污水中主要以氨氮的形式存在。氨氮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除氨氮。
一种是生物硝化 - 反硝化过程。在有氧条件下,氨氮被硝化细菌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然后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污水中逸出。另一种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氨氮,当树脂吸附饱和后,可以通过再生的方式将氨氮解吸并回收利用,从而有效降低污水中的氨氮含量。

二、消毒杀菌
防止病原体传播
养殖污水中含有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如果这些带有病原体的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对周围的水体、土壤等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和其他动物,引发疾病。
养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消毒单元可以有效地杀灭这些病原体。常见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氯气消毒和二氧化氯消毒等。紫外线消毒是通过紫外线照射污水,破坏病原体的 DNA 结构,使其失去繁殖能力。氯气和二氧化氯消毒则是通过向污水中加入消毒剂,利用其强氧化性来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从而保障排放污水的安全性,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三、资源回收利用(部分设备具备此功能)
水资源回收
肥料生产(部分情况)